均泰物流|成都货运领航者

城配企业现状是想发声的变成哑巴,会说话的都在扯蛋

写下这几个字后,觉得似乎讲的严重了,显然有打倒一众同行的意味。前段时间发生了赵薇事件,连共青团中央的声音都被资本控制的门户网站给封杀了,若不是枪杆子力挺,恐怕就泥牛入海了,说明喉舌很重要!
 
  想发声的是谁?当然是前面讲的有苦难言的城配企业了。 
  
  有没有发声的渠道?显然没有!有苦不能说就如骨鲠于喉不吐不快。城配企业的苦很多。比如对鸡的屁贡献不大不受组织待见,缺乏政策支持,资金捉襟见肘,业务小而单一、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等等等……可是,有谁会听他们讲呢?税务?交管?运政?协会?银行?……
城配产业的整个链路,不仅仅涵盖着配送模块(物流公司/车队)、仓储模块,也应该链接着配送业务的起源:我们的客户(平台也好、甲方也罢);更应该链接着业务的终点:我们的客户的客户(收货方/小店算是吧?)。
税务:扯犊子,赶紧补税,不然等着收拾吧。

交管:扯犊子,赶紧认罚,还走不走这路了?

运政:扯犊子,赶紧交钱,小心吊销许可证!

银行:有房产么?有地产么?没有?一边耍去!

协会:别矫情了,你们企业经营的不错嘛,发展前景很好嘛….

没人有耐心听你扯犊子,赶紧闭嘴回家洗洗睡吧,喝点酒也行。不受待见的时日一久,自然也不爱张嘴了,慢慢的,哪怕有人真有那么点诚意想倾听了,估计也结巴的忘记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了,最后也就是变成沉默的大多数了。

因为我们展望和思考的,是城配产业、而不只是配送企业。配送企业仅仅是城配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会说话的又都是谁呢?当然是大爷了,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疼!

今天看到了一则旧闻,也就是3-4个月前的新闻。旧闻说某某城市已经基本建立了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取得了如何如何了得的效益。然后又按着这个关键字段搜索,麻麻呀,只要是国家试点的共同配送城市,都取得无与伦比的发展成绩了。大家说说:这媒体是不是瞎扯蛋?这样做舆论引导,还有点媒体人的良知吗,还tm有点职业操守吗,还有下限吗?

  媒体瞎扯蛋就算了。再深挖相关资料,三伏天积累的火力全爆发出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话说组织也拿出了大把真金白银出来搞试点支持项目的,可是翻开一份试点项目试点企业和项目清单,都是啥jb玩意啊?且不说那些企业是不是符合试点的条件,也不说他们具不具备代表性,单就说一条,这些个企业跟城市共同配送毛关系?绝对是----毛----关----系!!

  继续看这些试点企业的试点项目,一万只草泥马瞬间奔腾而出,原来组织的钱就是这么花的???原来纳税人的钱就是这么挥霍的???好吧。花就花了,俺就想问:为毛是他们获得了这些政策资金?很显然,他们更能吹,组织的大腿抱得更紧(当然,也许抱的是组织中某些人的腿),美其名曰“政商关系良好”,至于城市配送是什么,共同配送又是什么,那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组织把钱花了,自然是要取得成绩的,喉舌自然也要跟上鼓吹一番,这一下就全想通了。

     那在城配这个领域里,谁扯的蛋最多呢?天下水牛,唯平台与砖家耳!
各种所谓的平台仗着资本家天使轮、A轮B轮乃至N轮的临幸,肚子搞大了,气也足了,张口就是大数据云计算,闭口就是整合改造升级,喷出来的是云里雾里的商业模式,吐出去的是虚无缥缈的互联网+,仿佛不用支付宝转账收了现金不能当钱用,不搞个APP下单送出去的货都不能作数一般。与此同时,砖家们也不甘示弱,各种峰会,各种论坛,各种场合……没干过一天城配,不晓得城配都干些什么,也没深入调查过,有些更2的,甚至以为快递就是城配的全部,就听人茶余饭后酒酣耳热之际吹了两句“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也跟着人五人六的到处走穴卖弄。还有那程序猿软件狗书呆子以及整天喝茶看报的小公仆也摇身一变,都变砖家了,好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放的都是p,花里胡哨的p!

   各自背后的小九九不说了。城市配送由集中的城市配送需求(如超市配送)向集中与分散(如个人)共存的城市配送形式转变,原来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商业配送比例较大,企业配送需求一般配送量大,有比较稳定的需求节拍,可以采用集中配送与固定配送的方法进行配送组织。但是现在由于网上购物、商务活动以及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等原因,快递以及配送增值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配送品种多、配送需求量波动大、配送需求点多面广,所以合理化的城市配送组织难度加大。

创建时间:2019-01-25 16:4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