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未来如何突围而出?(客户需求市场分析)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前面的文章曾经跟大家提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同于像顺丰、申通、圆通之类的快递公司,也不同于德邦、安能、远成之类的快运公司,它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合同物流为主,甲方多为企业,而非个人。
第三方物流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加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为了对应甲方的需求,轻资产运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接下来要探讨的也是这一类)一般会投入少部分的自有资源,同时,整合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比如,为了便于管理,减少投入,针对客户的运输需求,往往会直接转包给一家或者多家车队来做具体操作,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中主要做一些客户需求的转化、关系维护、日常的沟通协调等工作。
受客户需求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不打破瓶颈,不做出改变,很可能就会在后续的竞争中被市场所淘汰。
第三方物流是独立于供方与需方以外的专业物流企业,它通过与客户的合作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客户方面
三方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制造型企业以及贸易型公司,以制造业为例,某国际日化巨头生产的产品有洗发护发系列、个人清洁用品、家居护理用品、口腔护理用品等将近10个品类,仅洗发护发系列就有几个响当当的品牌。
十年前,该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份额,随着十年间国内民营企业研发费用的加大投入以及广告宣传的影响力,在日化行业的某些细分领域渐渐涌现出了一些龙头企业,蚕食掉了该日化巨头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制造型企业为了保持住每年的增长率,除了加大资金投入研发、宣传、销售等工作来增加每年的营业收入外,也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节能降耗上,用来压缩费用支出。物流环节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外包的物流服务就成了甲方关注的对象。
由于物流服务过程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领域的广泛性以及服务技术的高端性,使得物流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有适合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我们之前所服务的一家客户,就曾经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为扛不住公司高层施加的压力,愣是要求我们在合同价的基础上下调10个百分点,才能有机会继续操作他们的运输业务。
今年在参与一些生产纸品的企业招标时,对方直接给出指导价,竞标的企业只有低于指导价才能有机会拿到他们的业务。这里的指导价,其实就是他们基于往年的价格,降低了一定幅度之后核算出来的。
还有的制造型企业,在产品的包装箱上做文章,我们能明显感觉出来,外包装箱比以前的变得薄、轻了,企业因此省了不少支出。而包装变薄后,对物流企业的装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货损,无形之中又增加了物流企业的成本。
资源整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拥有固定资产,依靠企业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设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
非资产型,企业自己仅有少数的设施设备,基本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物流服务,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行风险较小。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底层物流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
资产型,企业采用的方式是自行投资建设网点和购买设备,还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或合作的方式来获得或利用资源。虽然投资较大、但拥有自己的网络与设备有利于更好的控制服务过程、使服务质量更有保障,同时雄厚的资产也能展示企业的实力,有利于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有重要作用。
概括来讲,制造型企业的日子不好过,物流费用又是一项较大的开支,迫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降价或者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上免费提供增值服务,才能继续拿到下一个合同期的业务。